一、为什么广东人冬至大过年
1、冬至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的节气,冬至这一天就意味着将迎来了夜最长、昼对昼最短的一天。只要过了冬至,那么接下来的每一天白天就会变得越来越长了。
2、除了各家各户都要准备酒肉三牲、果品、汤圆祭拜外,还有在宗祠祭祖。祭祖通常由宗族统一举办。往往举行一些杀猪宰牛、演戏酬神等追念先祖的仪式。如宣读族谱、讲述家史等。
3、(汤圆是冬至必备美食)
4、冬至,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在广东,素来都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原因嘛要从很久以前说起:殷周时,以冬至前一天为岁终,后二十四节气则以冬至为首。因此,中国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一说。
5、他们认为此日阴气弥漫到顶点,阳气始从阴气中诞生,为阴阳气转换首日,所谓“一阳来复”,“冬至一阳生”。人们认为,这是生命力转换的关键时刻,也是人类生命力最弱时刻,需补充能量,以度过这意义深远的一天。
6、不奇怪,过去有俗话说:“冬至大过年“,冬至自古以来都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气,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而在广东一些地方,冬至受重视的程度更是非同寻常。
7、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8、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南方+、湛江日报等
9、祠堂对广东人的重要性业突出在清明节上,清明作为祭祀祖先的节日,每逢清明节,很多广东人不管在海外的,还是离家乡不远的都要赶回老家祭拜先人,向先人祈祷,保佑一家幸福平安,保佑生意兴隆。
10、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11、一年从冬至开始,均分为每15天为1个节气。从此,冬至与正月分开,冬至成为一年节气开始日,正月初一上升为岁首。不过,人们以冬至为岁首的习俗从未消失,延续至今。
12、这一天,无论多忙,一家人都要围坐一桌,热热闹闹地饱餐一顿。在这个传统的节日,吃上一口传统菜,更加熨帖。
13、广东人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冬至大过年。为什么广东人那么重视冬至这个节日,为什么说冬至比过年还要大呢?
14、冬至也是养生的重要节点,切记要做好收藏,不要折腾,宣泄,而是非常含蓄,低调,早点睡觉。阳气虽然开始萌生,但是非常稚嫩,要象保护婴儿一样保护它。
15、清代记载人们冬至吃鱼生的画像
16、冬至是我国农历中的一个节气,在我国许多地区将冬至作为一个节日,北方地区冬至当天会有宰羊、吃饺子和汤圆的习俗,而我国的南方地区则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俗,还会进行祭祖等活动。
17、广东各地冬至习俗大搜罗
18、汕尾吃冬节鸽。冬节鸽又称冬节蛤、冬节粿,是流行于广东汕尾一带的汉族小吃,因其一般到冬至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做,因其形状与蛤蜊的肉相似,故取名为”冬节蛤“,又由于方言的”蛤“和”鸽“同音,而后部分不清楚的以为是”鸽“,所以又叫冬节鸽;是广东海陆丰特色小吃代表,至今已经成为汕尾日常食品。
19、这样的习俗难得地坚持到了今天。虽然没有雪,虽然冬天温度之高在全国数一数可是广州人硬是拿出最大的热情迎接冬天的到来。
20、你或许可以说广州没有冬天,却绝对不能质疑广州人对冬天的热爱。
二、广东为什么重视冬至
1、关注华广天文地理,和我们一起涨姿势
2、正午太阳高度会逐渐升高
3、所谓“至日闭关”,就是冬至这一天城门关口都要关闭起来,这在古代可能相当于今天的交通管制。
4、南方人过冬至要进补吃羊肉,传说冬至吃羊肉不怕冷,因为北方冬天有暖气即使冬天在冷0下10几度也比南方的冬天好过,南方的冬天虽然不会到0下好多度,没有暖气只能硬扛,所以进补御寒寻求心理安慰,真正能御寒的还得靠衣服,南方人平时很少吃羊肉觉得骚气冲天,只能冬天吃。当然还有的地方吃狗肉,爱狗人士又坐不住了,狗狗那么可爱,是人类最好最忠实的朋友,怎么可以吃它的肉,但是 狗肉真的很好吃。没有办法。
5、各家祭祖,亦至坟墓挂纸,俗称“挂冬”。
6、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7、古人为何如此重视冬至,甚至把它当做重大节日?
8、因此,从周代到秦代,人们过冬与过新年为同一天。于是,周秦时代,冬至有两个身份:“岁首”、“年首”。
9、每年一到冬至,虽然没有长假期,没有春节举国兴腾的气氛,可是广州大大小小的餐馆会家家爆满,广州人会举家团聚、大鱼大肉地吃上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10、古人经过观测,发现冬至日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11、现在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
12、冬至的到来,预示着我国南北各地进入冬季。人们以前在没有天气预报的时候,用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来判断未来的天气状况。
13、农村俗语“冬至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如今最隆重的就是春节了,每年春节期间,漂泊在外的游子,即便是再远也会回家团聚,大家一起相互走亲戚给彼此拜年。那为什么在民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俗语呢?其实,这个要从古代的习俗说起。早在汉朝之前,其实春节就是在农历的冬月,而大年初一就是从冬至开始的。有史料记载在周朝的时候,冬至节气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春节从冬至开始。
14、冬至这天家人团聚,祭祀祖先,庆贺往来,犹如年节。东北、河北、河南等地则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从此日起大地阳气开始增加,人体内的阳气也适应大自然而渐复,中国民间多于此日起至立春前进补以助阳。
15、所以鸡、鹅、烧猪肯定是桌上常客
16、以团圆吃喝的方式来告别一年中最长的夜
17、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颁行《太初历》,重新采用夏历,将一月初一定作岁首。他更规定冬至为节首。
18、亲戚围坐一台吃一顿好的
19、日影从最长到缩短为一点再回复到最长,循环一周,共耗一岁。周代开始,人们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日为岁首。因此,冬至日,为一岁起点,人们称冬至为“岁首”。这一天也是新年第一天,他们也视冬至日为“年首”。
20、厦门人冬至吃姜母鸭。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
三、广东过冬至吗
1、在梅州,每年冬至时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购买新鲜的羊肉,配上当归、党参、红枣等中药材,加生姜和糯米酒或者娘酒,盛装在瓮中封好,用慢火细细熬炖,直至成浓醇的酒肉,传统的客家谚语中有“冬节到时羊酒香,进补身体最合时”之说。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
2、从对冬至的认识还可以转化为人的养生规则。古人提倡冬至这天要静坐养生。如果把这个原则扩充到一年的365天,可以说每天都包含一个小小的冬至。按照古人的计时方法,每天都有一个阴消阳长及阳衰阴盛的过程,而夜半子时就是一天中阴盛阳衰至极而发生转化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无论是休息还是静坐养生,都会收到不一般的好效果。
3、所以南北方人过冬至在吃的方面差异最大。给人的感觉也是明显。
4、乔继堂《民间节日·冬至节》中写到,“肥冬”是说冬至正当粮入仓、猪已宰、酒正酿的时节,饮食丰饶,不仅家家户户酒肉飘香,而且还要馈送酒肉给亲戚朋友。因此,冬至比春节捷足先登“肥”了一把。
5、清代开始,冬至日,女孩子开始笔描《九九消寒图》。《消寒图》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制成。每字皆九笔,女孩每天挥毫写一笔,天天如此。
6、这是因为广东人有个传统说法——冬至大过年。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从前,漂泊在外的广东人,每逢冬至,必定要回家与家人团聚。到了今日,冬至依旧是千千万万市民心中的大日子。 这一天,无论多忙,一家人都要围坐一桌,热热闹闹地饱餐一顿。在这个传统的节日,吃上一口传统菜,更加舒心。
7、看了以上广东各地冬至的美食后,你打算冬至吃什么啊?你最喜欢的冬至美食有哪些?欢迎下方留言!
8、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9、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字面意思就是真正的寒冷开始了,冬至进每九天为一小节,九九八十一天冬季结束。冬至是一年中白日最短夜更最长的一天,古人视这天为一年的结束,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中团聚,冬至后到正月十五前这段时间也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人们基本上都是在家闲坐,不做农活,所以也是一年中最欢乐的时光,故而称为″冬至大如年”。
10、所谓“商旅不行”,是与交通管制相应的民俗,这一天出门在外旅行的、做生意的人要静止下来。
11、“冬至大过年”是广东人从小听到大的谚语,对于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除了举家团聚吃汤圆,广东各地都有独特的冬至习俗来庆祝冬至到来。在广东省的各个地区,对于冬至都有着其独特的习俗,如客家人爱吃豆腐,阳江吃咸汤圆,佛山蒸“松糕”、中山吃“水榄”等。冬至将至,下面一起来看看广东各地过冬至的习俗吧。
12、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和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日,集中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
13、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14、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15、强者自强,别克全能中型SUV昂科威新车已抢先到店,目前新车资源有限,欢迎进店品鉴!抢订从速
16、广东有句话,叫“冬大过年”,冬至是广东人十分看重的团圆的日子,传统中甚至比过年还重要。冬至,合家团聚、吃汤圆,是广东人冬日里温暖的记忆。
17、北方过冬至吃饺子,本人算是南方人,准确的说是西方人,感觉北方人对饺子的情感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过年要吃饺子、冬至要吃饺子,有朋自远方来要吃饺子,出远门前要吃饺子……,没有什么喜事节气是一饨饺子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饨,自然冬至也会吃。
18、煎糍,在外地被称为“煎堆”,不仅是阳江的传统过冬食品,也是广东的传统小食。广东有句俗语,“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无论用阳江话或用粤语说,都押韵,而且意头十分好。
19、一是农事休闲说。即农耕时代,冬至到春节这段时间,大部分农作物已收获,人、畜、田、地是休耕时候,人们在农闲之时尽情丰收、享乐,等到春节后,便又忙于开耕、开铺、上学堂。所以广东俗语有“嬲(玩、叹)冬莫嬲年,食完年饭讲耕田”。
20、冬至过后,虽然大自然的滋养会使阳气一天天壮大,但也千万别忘了,冬至的到来也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所谓数九寒天。要心中守着那团阳气,存着对未来的期待,在越来越短的黑夜中心态安详。
四、广东人为什么要过冬至
1、广东珠三角和粤东一带注重冬至,尤其是潮汕一带,因为年初许下的愿望,一年来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在这一天要谢神还神。因此,有“冬大过年”的说法。
2、吃汤圆是广东部分地区冬至的标配
3、冬至、是中华民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时在公历12月22日左右、今年的冬至21日。古代、以冬至为前一天为岁终,后二十四节气、则以冬至为首。因此、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4、冬至我国非常传统的一个节日,至今有不少的地方都有过冬至的习惯。这天日短夜长,在古代人们是不出去劳作的。广东有一句俗话“冬大过年”由此可见冬至在广东人的心目中占了多重的地位。下面就说说广东人怎样过的冬至。工具/原料糯米腊味汤圆方法/步骤1糯米饭作为传统之一在南方的冬至这一天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在冬至前就会开始制作腊肉腊肠,在这天的饭里就会派上用场了。糯米饭可以达到暖胃的效果,制作简单,用料方便。2汤圆在这天也是比不可少的,意味着团团圆圆3“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可见冬至在广东人的心目中多重要
5、(创新松山湖热点索引)
6、顺德人在冬至一定要回家吃饭。他们拜祭先祖、叩敬长辈、联络兄妹,在祖屋中与先祖、长辈、同辈共食,叙述家族历史与先辈事迹,在一个祭祀空间共享这一独特时刻,这就是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享用正确的食物,体味“不时不食”的原始含义。
7、冬至是中国24个节气中的一个,和春分、夏至、秋分一起划分一年四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哦~!冬至这一天,太阳会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离太阳是最远哒~这天是全年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所以,冬至是预示冬季到来的一个重要节日。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所以在我国就产生了这句句俗语“做冬大过年”。在冬至这一天,家家都会吃团聚吃饭,吃冬至特色食品,寓意新的一年健健康康!
8、因为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从前,漂泊在外的广东人,每逢冬至,必定要回家与家人团聚。到了今日,冬至依旧是千千万万市民心中的大日子。
9、过年期间要拜年,冬至也有“拜冬”、“贺冬”之说。拜冬时,要给长辈献袜履、送寒衣,在隆冬寒冷来临之际,关爱尊长,因此这个节日也叫“履长节”。
10、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到了冬至,太阳的照顾到了最低点,似乎最黑暗。但是,按照古人物极必反的辩证观,在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刻,事物一定会发生变化。到了冬至这天,万物将开始新一轮阳升阴减的生机。先人当然要把它作为盛大的节日纪念。他们是纪念这一白天由每日渐短向每日渐长的伟大转化。
11、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也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冬至这天,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也会顺便买些烧腊回来“加菜”,如烧肉、叉烧、烧鹅、烧鸭、烧鸡等,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吉祥顺遂。
12、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人间小团圆”。
13、从汉代开始,人们称正月初一为“元旦”,称立春为“春节”。1914年,称1月1号为“元旦”,正月初一为“春节”。
14、必定要有腊肉、腊肠等经典配料,
15、现代社会,虽然不再像古人一样靠天吃饭,但记住大自然的提醒仍然是有益的。古人将冬至作为节日,孕含着一个民族适应大自然而休养生息的超前认识。先人告诉我们,要敏感地倾听大自然的变化,在冬至时刻面对即将来临的阳长阴消,要小心养护自己,等待和迎接这个变化。
16、我们这里惠州冬至叫过冬,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冬至前农村会请戏班演戏,以表示还神答谢神的庇佑。家家在冬至前会做萝卜粄和艾粄,当天早上每个人吃糖丸,寓意生活甜甜蜜蜜。
17、如今,北方称“冬至大如年”,暗喻年大于冬至,遵循汉代历法,但南方民间称“冬至大过年”,依循从未中断的传统习俗。
18、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19、虽然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但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
20、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五、在广东冬至大过年
1、在粤东客家地区梅州,这一天,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当天一大早,在梅县梅西镇,村子的房前屋后青烟袅袅,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
2、小伙伴,你老家又是如何过冬至的呢?
3、据说是因为在农耕时代,广东的气候原因,造成农村百姓过春节的时候是耕种的季节,每到春节都要下田干活,但是冬至恰恰相反,冬至那天,是不用下田的,所以这就有了冬大过年的说法。在古代每到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要买肉来吃的,可见古人对冬至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仅次于年节。尽管现在许多西方节日流进中国,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但广东却始终保留着冬至这个传统节日。
4、如今,我们称“过年”,是历法上的正月初它只有一个身份,就是农历年的开始日。冬至,无论其历史渊源和身份数量,都高于年。因此,它大于年。
5、▶这场全国高新区大赛,松山湖摘得3项大奖!
6、在广东,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是一大早就杀鸡准备菜肴,拜祭祖先,蒸一底松糕,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糯米饭、烧腊,宵夜则是吃汤圆。冬至,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节日,虽然说时代在变迁,但不变的是我们对冬至的那份情结。
7、冬至相比过年可能还要重要一点,冬至有“小年”之说,这一天家人是必须要在一起的,和除夕夜同等地位吧。
8、还有一个“指定动作”:
9、一直到汉朝,人们一直以冬至日为年首,并为之祭祖,庆贺;所以曾经的冬至,还真的是过年!
10、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11、冬团是道滘群众在冬至时节(俗称“做冬”)必吃的一样传统食品,由糯米皮和馅两部分组成。冬团的馅通常以眉豆为主要原料,还会加入花生等材料,分甜咸两种口味。做好的冬团需要用油刷一遍,然后用蕉叶垫好放在蒸笼里蒸熟。
12、二是“除夜”忙碌说。冬至又被称为“小年”,说明年关将近,日趋忙碌。春节的前一天叫除夕、除夜,冬至的前一天叫“冬除”。春节之前要忙年——备办年货、馈送亲友、各业休假、祀神祭祖等等,冬至也是如此。
13、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14、冬至大过年,敬神明、拜祖先、吃汤圆、做腊味糯米饭、杀鸡宰鸭炖八珍。冬至阳生,由于被认为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冬至自古以来都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气。
15、广东珠三角和粤东一带注重冬至,尤其是潮汕一带,因为年初许下的愿望,一年来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在这一天要谢神还神。因此,有“冬大过年”的说法。
16、对很多人来说冬至只是日历牌上一个岁末节气,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却都心心牵挂着圣诞节,冬至就这样被轻轻地度过。
17、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18、在粤东客家地区梅州,这一天,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当天一大早,在梅县梅西镇,村子的房前屋后青烟袅袅,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
19、因此,冬至日,顺德人拜祭先祖、围炉欢宴,其盛如年。
20、广东人有个传统说法——冬至大过年。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从前,漂泊在外的广东人,每逢冬至,必定要回家与家人团聚。到了今日,冬至依旧是千千万万市民心中的大日子。